“自强不息 筑梦青春”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十二)
发布人:柏杨  发布时间:2025-03-17   浏览次数:159

黄静,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04年2月出生,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21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气垫组二等奖、无人驾驶自行车三等奖、安徽赛区智慧仓储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三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安徽赛区二等奖;第十四届安徽省“双百”大赛三等奖等。

人生格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坚定信仰,追求真理

黄静同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和提高自己,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制度;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关心集体,坚持真理,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

在大学期间,她认真参与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健康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她坚定理想信念,笃定前行,积极服务集体与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黄静时刻关注国家社会发展动态,参与各类政治学习,并在班级内组织参与了多次党的政策宣讲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常常在节假日里参与社区活动、支教与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她不仅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还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分享爱国情怀,展现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黄静同学始终对自己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不忘学生本职,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在大一时就展现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努力,她不仅深入掌握了专业课内容,还扩展了自己在跨学科领域的知识面。黄静始终保持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通信应用方向,她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与研讨会,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她的努力也收获了学校的认可,连续两年获得校特等奖学金,并且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多次获奖。除了在课本上认真钻研,黄静还非常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竞赛中,她不断补齐自身专业短板,自学单片机编程、PCB绘制,利用Arduino、SOLIDWORKS等软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黄静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还在创新和实践方面表现不俗。在一次科技创新大赛中,她与团队成员携手并进,通力合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基于STM32主控芯片和语音控制,温湿度传感,红外传感等模块实现的智能化家居,这一作品融合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开门操作、防盗保护、智能灯光控制、温度调节、家电管理等功能,展示了她在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在制作智能家居的过程中,黄静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术特长,还展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她不怕困难,多次查阅相关资料,向老师请教,并与同学们一起反复实验。最终,这个作品不仅成功完成,还获得了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通过此次项目,不仅提升了她的创新能力,还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一经历也让她更加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追求突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不忘责任,服务社会

她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和自我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期间,黄静同学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曾赴无为市曹王村、繁昌区繁阳镇、春城社区等多地参与家电维修志愿服务,开展科技普及帮扶工作,通过为群众维修老化、损坏家电,科普电气知识,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质量。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黄静不仅收获了实践经验,也在实践中深入体会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大一时,她还加入了学校的星火义务支教社,例行参与旭日天都社区支教志愿活动,给孩子们教授基础知识,辅导孩子们完成作业,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师长点评:黄静同学的成长历程,是一段不断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历程。从思想品德到学术成绩,从创新能力到社会实践,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她的事迹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黄静不仅把自己的学业做好,还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她的事迹告诉我们,青春不仅仅是享受的时光,更是奋斗与担当的时光。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她能继续坚守初心,不断前行,勇敢承担属于自己的时代责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才。(辅导员:尚菲)

(文/图:电气工程学院;编辑:柏杨;审核:杜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