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筑梦青春”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二)
发布人:柏杨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10

王为玄,男,汉族,共青团员,2003年2月出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15班学生,曾任班级学习委员、学习调查员。荣获国家奖学金两次,主持及参与大创项目国家级立项两项,负责两项科研项目机器设计、样机制作并以第一作者申请两项发明专利,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第七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三等奖等。

人生格言光荣与梦想千篇一律,自律与忍耐万里挑一。

学术追求,创新理念

学习,宛如一曲悠扬的艺术之歌,而努力,则是那最为和谐的伴奏旋律。于大学之初,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起点,却未止步于此。大一下学期,他凭借转专业考试的契机,踏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一全新领域,开启了逐梦之旅,实现了自我成长的华丽蜕变。转专业后,面对繁重的课业挑战,他并未退缩。皇天不负苦心人,大二一年,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位列专业之首,更在综合测评中崭露头角,位居第二。大三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学业成绩、综合测评均位于班级第一。

在学习的征途中,创新犹如一盏璀璨的明灯,照亮了他的前行之路。他心思细腻,慧眼独具,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下水道口堵塞的问题,并考虑自主设计出一种下水道口自动清污防堵装置。通过自身对机械机构的理解与独到的设计理念,他很快独自完成了样机的设计以及三维模型的制作。在样机制作的过程中,他勇于挑战自我,自学单片机编程,掌握了Arduino、KeiluVision5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最终成功完成了样机电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出了样机的实体,使达到了预期的功能。

暑假期间,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项目之中,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家级大创项目“一种自动进行收获并种植莲藕的机器”的设计、三维建模等工作。为了获取样机的各种零件,他操作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等设备,进行零件的精细加工。经过两个月的暑期奋战,他们成功制作出了第一代样机。此外,他还利用大二下半学期的时间,完成了项专利的申请。

大三学年,他将自主设计制造的“一种下水道口自动清污防堵装置”带到了山东建筑大学“第七届深水杯”的国家级决赛现场。通过现场的设备调试测验,取得了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参与竞赛,不仅培养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提升了他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全面发展,社会实践

大一作为学习委员,服务班级同学,努力学习做好班级榜样。除正常工作外,为了提高班级学习氛围与学习热情,在晚自习期间经常组织开展本专业相应前沿的讨论与探索,多次邀请直系学长为班级同学指点迷津,各种答疑。作为学习调查员积极配合学院学风部领导的各项工作,落实领导的各项安排。积极反馈班级学风、学情。

除了在专业领域向下扎根之外,他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初入大学便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锻炼辩证能力,积极参加辩论赛。他始终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锻炼,参加校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他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课累计获得838学时,其中每项学时均超过90个。认识他的同学都说:勤奋努力,乐观向上、德才兼备是他的代名词。

在社会实践方面,他一直热心于公益,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志愿活动。大一伊始,他便主动加入学院志愿团,利用周末闲暇时光,前往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赤铸书院、镜湖区图书馆等地,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大三期间除了考研学习、参与学科竞赛外,他仍继续奉献爱心参与安徽工程大学宣传等活动当作一种放松的方式,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170小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不断锤炼自己的服务技能与素养,汲取了诸多宝贵经验与知识,深切领悟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更加坚定了信仰对于个人成长与提升的极端重要性。此外,他个人捐赠了不少衣物,以此为志愿公益与脱贫攻坚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思想觉悟,追求卓越

自踏入大学门槛那一刻起,他便主动向组织靠拢,郑重入党申请书。虽不是党员,可他始终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疫情期间那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豪迈誓言,始终如一地鼓舞着他不断前行。他心怀热切,渴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积极向党靠拢,不懈奋斗。

大学三年间,他积极参与党团活动,参加“青马班”及团员培训,深入学习党、团相关地理论知识。他坚信,只有内外兼修,方能铸就更加坚定的思想觉悟,让自己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立足当下,心向远方。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热爱与向往,他希望在该领域继续深造热切地盼望能够在该领域有所造诣,回报母校。

师长点评:王为玄同学理想信念坚定,以理论武装的“活水”润泽学思践悟的“心田”;有较强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展现出优异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该生综合表现突出,具备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潜质。未来,希望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擦亮奋斗的青春底色,在砥砺奋进中实现梦想、成就人生!(辅导员:李萨萨)

(文/图: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编辑:柏杨;审核:杜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