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展示】让“石斛兰”结出红色果实
发布人:赵静云  发布时间:2022-02-24   浏览次数:764


 一、案例概述

 石斛兰是兰科植物的一种,可结果,喜温暖、光照足的环境。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

(一)种下“石斛兰”

 芜湖市镜湖区赭麓公共服务中心建杨社区距离我校仅3公里之遥。社区内常住有留守、困难儿童约15名,有些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有些父母离家出走,有些是随父母来芜务工子女人生地不熟,其中多数孩子都是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201754日,社区关工委为帮助这些孩子解决课业辅导问题创办了“五四爱心学校”。20183月,为响应学校“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号召,本人所带英语173班团支部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与建杨社区建立帮扶联系,申报爱心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并成功立项,取名“石斛兰”。自2018年至今,“石斛兰”志愿者们每周六下午进社区为孩子们辅导课业,已持续三年有余。我院志愿者的爱心支教活动得到社区和家长们的高度肯定。2019110日,镜湖区关工委及建杨社区负责人一行来学院考察交流“石斛兰”爱心支教活动并对志愿者们进行嘉奖表彰。“石斛兰”项目也获评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第七季“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银奖,该项活动更是被芜湖先锋网等多个地方媒体平台报道。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图片拍摄:社区关工委主任阚立)

            (图为镜湖区关工委一行来学院考察交流“石斛兰”项目;图片拍摄:张正翔)

            (图为芜湖先锋网报道“石斛兰”活动;截图来自:王忠月)


(图为20211127日镜湖区关工委对志愿者进行表彰;图片拍摄:阚立)

(二)“石斛兰”与“太阳花”

 为更好落实党建促团建,构建实践育人和组织育人合力,2019年,本人以“石斛兰”爱心支教为基础,创建“太阳花”红色支教党支部品牌项目,在团支部对社区孩子们开展课业辅导的同时,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由党员同学组成“太阳花”红色团队进社区,通过宣讲、歌咏、手工、游戏等形式给孩子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儿童,帮助孩子们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2020年新学期伊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疫阻击战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32日全省高校、中职学校、中小学校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开始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为减轻抗疫前线人员的家庭负担,帮助其他有需要的社会弱势群体有效跟上“停课不停学”的节奏,本人在“石斛兰”义务支教和“太阳花”红色支教基础上,成立“援辅导”支教团,对镜湖区建杨社区内的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人子女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为全民抗疫战役链接上自己的一棒。“援辅导”应时应需地帮助解决疫情期间孩子们的“线上学习”问题,受到社区负责人和家长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该活动当年也被评为校抗疫先进集体事迹,以H5形式在校媒体平台展示。

(图为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之党员志愿者与孩子们手工展示;图片拍摄:方丽)

(图为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合影;图片拍摄:方丽)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开展线上辅导;图片来自:“援辅导”志愿团)

(三)“石斛”花开红

2021年,学院将相应团支部与党支部并归于同一辅导员管理,即同一辅导员既是所带班级的辅导员,也是所带班级所属党支部书记,实现了党团在管理对象上的统一。为进一步推动党团一体化,丰富实践育人内涵,本人根据学校《关于开展“1+3”党建共建互促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申报党建共建项目并成功立项(项目名称:“红色支教”爱心助学;项目号:2021ds035)。该项目以团支部“石斛兰”学科辅导和党支部“太阳花”红色教育为切入点,计划实现支部-社区全方位合作,如后期支部将陆续开展面向社区所有群体的艾滋病防治、肺结核防治、抑郁症知识普及和儿童性教育等活动,以期为提高社区整体思想认识和生活质量尽微薄之力。支部也将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学生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暑期“三下乡”等常规社会实践活动上搭建有效平台,建立合作基地,让服务社会与自我历练相结合,让组织育人与实践育人相促进。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一则以公益活动为主的志愿服务型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具体实施过程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以党团组织为框架,聚焦思想引领

 “石斛兰”是以团支部为单位发起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是共青团响应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举措。“太阳花”是在党支部内发起的“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为主要内容。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对前者志愿服务内容的补充。“援辅导”是在疫情和“停课不停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志愿活动,既有学科知识辅导,也有疫情解读和心理辅导,是“石斛兰”和“太阳花”在特殊时期的有效结合。“1+3”党支部共建以支教服务为起点,基于以党建促事业发展建设目标,充分挖掘社区优势资源,将与社区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为学院实践育人创新平台。

  1. 以社会公益为导向,聚焦志愿服务

 从“石斛兰”到“太阳花”,到“援辅导”,再到“1+3共建”,不变的是“公益”和“服务”这一定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志愿者身上的生动体现。“石斛兰”在学院不同年级间届届相传,目前已见证了三届学生的成长。志愿者们在社区服务的日子里也与孩子们以及社区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学业和生活指导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每周六,而是线上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志愿者们通过支教,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在社会环境中体察民情、了解民生,展现了青年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增强了社会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1. 以专业输出为内容,聚焦职业发展

     英语专业是学科性较强的专业门类。从学院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教育行业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从考证情况来看,教师资格证考试也是学生普遍关心并参考最多的一项考试。据了解,学院也不乏参与“西部计划”和支教边疆的学生。学生参与支教活动,在给孩子们传递知识和人生道理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形成初步认识,并在不断地教学磨合中,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逐渐对教师行业产生职业认同。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是与群众直接联系的单位。学生深入社区,了解基层民情社情,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以价值融入为驱动,聚焦品德养成

 志愿者给孩子们开展学业帮扶和思想教育的过程,也是其完善自身人格品行的过程。青年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传递雷锋精神,自觉增进自身道德修养。不论是学业辅导,还是红色教育,志愿者在服务和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活动过程结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志愿者作为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于团体活动中养成奉献意识和团队精神,于志愿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和爱业敬业精神。

        三、实践育人措施及效果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本案例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多措并举促进实践育人质量提升。

 一是党团活动一体化,促进育人合力最大化。从团支部学科辅导“石斛兰”,到党支部红色教育“太阳花”,到疫情支教“援辅导”,再到党支部共建,本案例整合党团活动,通过项目升级,打造稳定实践平台,结合当下社会环境丰富实践内容,形成一体多翼的实践活动链。

 二是志愿服务项目化,促进实践育人持久化。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实践育人质量提升指出,高校要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从“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到党支部品牌项目创建以及党支部共建项目立项,本案例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实行项目化管理,以项目建设保障实践活动落实。

 三是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强化全员育人新样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与建杨社区三年多的志愿服务合作中,学院与镜湖区及建杨社区关工委十分关注该项目具体实施,多次就活动开展情况交流研讨,双方已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合作平台,形成社会学校育人合力。

 四、实践育人反思与启示

 本案例以芜湖市镜湖区赭麓公共服务中心建杨社区的“五四爱心”学校为实践平台,通过对社区内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及红色教育,帮助社区内弱势群体孩子们提高学业水平和思想素质。支教活动持续三年有余,既有学业辅导,也有思想教育,既有线下讲解,也有线上指导,为社区孩子们做了实事,也对志愿者们的美好品德养成有所裨益。对三年多帮扶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发现基于本项目的实践育人工作可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发力:一是建立志愿者成长和评价台账。镜湖区关工委每年举行一次志愿者表彰大会。从表彰对象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志愿者都受到表彰。因此作为活动组织方,应动态了解志愿者活动体验和服务表现,广泛听取志愿者关于本项目运行的意见和建议,从内部优化活动方案;二是进一步挖掘社区潜在育人资源,在更多领域搭建活动平台,丰富实践内容。目前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留守儿童,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都比较受限,双方可扩大合作范围,扩充服务对象,扩建活动平台;三是以党支部共建为契机,升级校内外协同育人模式,在与学生学科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如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关系,建立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业训练、就业实习等合作基地,以党基层党组织建促进育人事业发展,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