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案例分析 ——以“松林常青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为例
发布人:赵静云  发布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1636


一、案例概述

20216-9月,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成立“群英荟萃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年级辅导员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开展“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等多种方式,掌握了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的自然社会条件现状、大部分村民关注松林防护但了解甚微等村民松林防护常识及意识现状、当地松林防护现状及问题等信息,并提出了要坚持并完善林长制、建立健全疫病监测普查机制、定期组织松林防护技能培训、就地成立松林防治社会组织等意见,在实践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等多方面提升了队伍成员的能力,并获得各界媒体争相报道,同时也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搭建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期合作平台,形成了可持续效应。

二、案例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有利于强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20216月,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应学校文件要求,开始组织2021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 优化组队,通力合作

群英荟萃小分队”团队8名核心成员均来自于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具体见表1),有着过硬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同时,每位成员都是来自于各个专业的佼佼者,成员之间各有所长、相互配合,为“青春领航乡村振兴  红色筑梦创业人生”这一目标共同奋斗。这次团队的组建与活动开展,于团队成员而言不仅是“英雄所见略同”志趣相投,更是“群英荟萃”的初显峥嵘。“群英荟萃”是本团队为志愿活动更好实践进行的初表决心,也是青年志愿者正在路上的有效证明。

1:“群英荟萃小分队”成员信息表

序号

姓名

队内职务

具体工作内容

1

*

队长

负责对活动全局的把控与调整,统筹团队成员间配合和项目开展。前期积极与活动开展地点负责人进行联系沟通,根据相关要求及团队实际情况,做好团队的活动策划和材料提交。

2

**

管理推广

了解团队每位成员的优势所在,结合成员特点安排合适恰当的职务。活动前后,需要对团队本身进行宣传介绍。活动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交于活动宣传负责人。

3

**

组织策划

需要同市场营销负责人共同合作,对于“松林长青,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方案和志愿者间的各类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同活动宣传负责人合理商讨资金来源和使用等问题。切实找出志愿者思想和形同统一的道路。

4

**

市场拓展

对于活动开展得市场及时作出动态分析及项目未来规划。要带领成员在活动开展前后进行思考复盘。

5

**

安全汇报专员

对辅导员进行“每日一报”,确保实践安全。

6

**

财务管理

精确化管理和有效化使用团队资金,包括对资金来源、资金流向进行及时的把控、预估以及记录。

7

洪晓薇

活动宣传

对活动实况及成效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通过线上线上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

8

高静

(二)科学选题,精心筹备

为保障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除学校、学院的精心筹备、定制统筹方案外。年级辅导员通过主体班会形式,从总体原则、活动选题及内容、活动保障等方面就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方向,同时,围绕宣传发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提升活动实效性提供了指导。

虽筹备时间紧任务重,但团队成员依旧克服困难,各司其职,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最终根据实际可合作地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多方面可行性因素考虑,最终选择了“松林常青,生物防治助振兴”主题,主要针对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松材线虫入侵的普遍现象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并在正式下乡调研前,认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问卷设计等工作。

(三)立足实际,扎实实践

20217月初,“群英荟萃小分队”在年级辅导员的带领下,深入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正式开展“松林常青,生物防治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与地方负责人对接后,便迅速开展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面对面访问村委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当地村民、实地考察松林区域,为了更好的入户调查,团队还集资购买了一些礼品,一方面慰问留守老人和儿童,另一方面也提供村民参与问卷调查的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认真总结

为扩大本次社会实际的社会影响力,“群英荟萃小分队”十分注重对活动实况及成效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通过线上线上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在中国共青团杂志微博、安徽工程大学团委公众号、安徽工程大学微博超话、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团委公众号等多个平台获得了广泛宣传。同时,队伍成员也认真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于20219月上交总结材料,最终获安徽工程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一等奖、安徽工程大学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三等奖,团队成员张**获“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指导老师钟**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三、实践育人措施及效果

群英荟萃小分队在学校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关文件的指导下,以目标为导向,形成了“优化组队、科学选题、精心筹备、具体实施、舆论宣传、结项总结、成果转化”的可持续工作链条,团队成员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一)实践育人措施

1.广泛宣传动员,引导优化组队

自学校“202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文件下发之日起,学院便迅速启动“院——班”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QQ、微信、微博等常用社交平台全方位的宣传矩阵,注重宣传立体化,扩大宣传实效,广泛动员,层层传达,以提高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和重视。暑期社会实践需要重视团队的打造,因此,年级辅导员十分重视优化组队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向同学们讲解优秀团队的重要因素,如能力、性格、专业等多方面的互补。“群英荟萃小分队”便是在如此强效的宣传和组队引导下应运而生,队伍成员也在能力、性格、专业等多方面实现互补共赢。

2.发挥学生自主能力,鼓励科学选题

年级辅导员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深入挖掘自身身边社会资源,紧扣时代主题,积极申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群英荟萃小分队”的选题一方面结合了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专业特色,另一方面也是队长方*通过主动与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村委工作人员联系并获得对方同意后,最终定下“松林常青,生物防治助振兴”主题。在此过程中,学院方也从发函联系实践基地,通过召开组会,面对面与实践团队进行交流,切实解决团队的实践疑惑等多方面为团队给予实践支持,促进项目成长。

3.严格过程管理,完善实践保障

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学院从物资保障、安全应急预案等多方面落实过程化管理,实现全过程质量检查。在物资保障方面,“以奖代补”鼓励学生优化项目。在安全应急预案方面,与实践团队签署备份实践安全承诺书,各团队分别设置安全汇报专人,同时实行“每日安全报告”制度,对辅导员进行“每日一报”,确保实践安全。同时,学院采取中期材料收集、答疑解惑和线上支持等形式,督促项目的顺利推进,广泛开展中期宣传。

4.争树实践典型,产生可持续效应

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指导老师督促成员收集项目实践开展各节点工作,进行项目总结,形成实践结果,以总结促学习。此外,指导老师还组织模拟结项答辩,分享实践经验,帮助项目进一步深化,凝练实践结果。“群英荟萃小分队”成员努力将项目打造成学院乃至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典型,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扩大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并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搭建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期合作平台,为该项目延伸研究铺垫基础,形成了可持续效应。

(二)实践育人效果

 通过本次“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搭建了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与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平台,在学生成长、成果产出、社会服务、媒体宣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1.培养优秀大学生

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吸引了8名优秀的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投身基层服务、投身创新创造。食品202班张**也被评为“先进个人”,指导老师钟**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2.产出丰富实践成果

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旨在形成松林防治项目化、常态化的发展思路,社会实践成果持续产出,其中包括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撰写的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等文字成果,以及对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松林防治工作提出的意见。同时,通过该项目,搭建了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与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平台,成为学院寒暑假社会实践的闪亮名牌。

3.获得各界媒体争相报道

在“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并得到各界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学校层面,通过安徽工程大学微博超话、安徽工程大学团委公众号等推出专题报道,师生反响强烈,点击率和关注度极高。中国共青团杂志微博等社会主流媒体也高度关注本项目开展情况。

四、实践育人反思及启示

(一)反思

本次“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践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但是在社会实践与理论宣讲结合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1.社会实践与理论宣讲结合不足

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侧重于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等多种方式,掌握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的自然社会条件现状、大部分村民关注松林防护但了解甚微等村民松林防护常识及意识现状、当地松林防护现状及问题等信息,并提出了要坚持并完善林长制等意见,并没有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宣传给社会群体,实践实效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了折扣”。

2.与学生骨干培养相结合不足,典型作用发挥不足

由于团队成员组成人数有限,同时 团队成员又不完全是学生骨干,因此,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具有局限性,难以发挥大学生骨干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同时,“群英荟萃小分队”团队及个人虽获奖颇丰,但是后期宣传 不足,榜样树立较弱,典型作用发挥不足。

3.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推动实践效果成果化不足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对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在和将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但由于暑期社会实践筹备、践行周期实践短,本次“松林常青 生物防治助振兴”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理论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较薄弱。

(二)启示

1.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优化社会实践育人理念与目标导向

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系统的顶层设计,是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南。要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不断优化社会实践育人理念和目标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彰显时代特点,形成一主题、多专题、众项目的集群式发展特点。

2.贴合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创新社会实践育人方法和途径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特点,青年人有青年人的奋斗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要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成长梦想,贴合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创新学校社会实践育人方法和途径,更好地推动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梦想。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要大力开拓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农村山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