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展示】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中育人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以“筑梦扶贫”废旧自行车回收再利用工程为例
发布人:赵静云  发布时间:2022-01-17   浏览次数:734

  1. 案例概述

1、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要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绿色学校等行动。在此背景下,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僵尸”自行车的囤积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

 “筑梦扶贫”高校废旧自行车回收再利用工程是由“含笑花”志愿服务团队负责,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团委指导下,该团队201931日组建,目前人数已达300人,自成立以来已开展活动21次,参与活动人数达5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间约423个小时。其中开展创新比赛2次,知识竞赛2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活动12次,期间在保卫处、后勤、团委的支持协助下,开展校园废旧自行车清理活动三次,目前已完成对校园全部废旧无主自行车的清理。

该项目已参加校内外多项比赛,其中在安徽工程大学第七届“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荣获银奖项目、安徽工程大学“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中荣获重点项目、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九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芜湖市青春扶贫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被评为“芜湖市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团队先后前往安徽省宿州市支河乡鸭湖村和无为县捐赠了210“再生公益自行车”。团队事迹也被“芜湖文明报”、“芜湖共青团网”、“安徽青年报”、“安青网”、“安徽省教育网”、“安徽日报”、“中国青年网”、中共中央“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得到了众多的关注与支持。项目的开展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营造“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注未来”的良好氛围。

  1. 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预期目标

1)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深度育人模式

将大学生教学实践与公益事业的有机结合。通过维修废旧自行车一个活动,带动知识竞赛、扶贫就困、专业学习全方位的教育。同学在此期间维修废旧自行车、参加相关科技类竞赛,而且参与捐助扶贫工作,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在一起,既使专业学习具有趣味性,又让同学们在公益活动中学会做人,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2)基于兴趣导向的活动平台具有核心源动力

将维修废旧单车活动建设成为趣味性平台,基于兴趣导向,学生会高度专注与持续投入,创新成果日积月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但以往的科研训练项目往往更加关注科学性与实践性,而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保护。通过设置开放环境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吸纳学生进入活动中。将学生科技竞赛、课程教学以及志愿服务相结合,实现师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在活动中“点对点”地指导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知识学习的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比赛活学活用课内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在实践中探索知识边界与前沿,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将价值引导融入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

在废旧单车的一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并将价值引导贯穿于活动中的全流程、各环节。学院搭载的志愿活动平台不仅包括激发学术志趣、探索未知前沿、培养严谨态度、鼓励学生做第一等的事业,还涵盖志愿服务意识与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祖国和人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服务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把创新与发展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因此劳动教育价值观的树立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平台建设的始终关切。

  1. 案例分析

1、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促进学风建设

依托机械学院品牌竞赛活动“自行车拆装大赛”为平台,举办两次高质量比赛活动,从中遴选出核心团队成员20人。通过“团百花”学雷锋活动以及“第二课堂”征集相关学院学生,组建了一支含机械、材料、电气、管理、艺术、计算机等学院学生共同参与的“含笑花”公益志愿服务团队。通过以赛带练,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团队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以教师指导为路径,增强实践能力

以机械学院教师为依托,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既注重理论基础,又强调科研实践,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通过导师制将“创新实践”理念贯彻到学习乃至生活的过程与细节。通过集中指导、学科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和参与活动当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兴趣,提升学生培养整体质量。

  1. 以校相关部门为依托,加强协同指导

该项目是校团委“团百花”金奖项目,得到了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协同校保卫处、后勤集团共同开展校内废旧自行车整顿清理工作三次,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基础上,对于无主废旧自行车进行集中公示,公示过后将废旧自行车就行维修翻新,在校办公室和芜湖市团委的指导下,向贫困地区进行爱心自学车公益捐赠。

三、实践育人措施及效果

1、校园废旧自行车清理情况

历时一年半,“含笑花”志愿者团队全面清理了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废旧自行车和电瓶车,自行车改装翻新后全部捐赠到贫困地区,无法再利用的废旧车辆全部报废出售,获得的28810元作为扶贫爱心捐款汇入学校财务账户。

2、爱心自行车捐赠情况

一年半时间累积共计捐助爱心自学车210辆。201975日,“含笑花”志愿服务队第一次向学校定点帮扶村—宿州市鸭湖村捐赠100辆公益自行车。20191015日,团队在芜湖市团委的指导下在“国家扶贫日”向芜湖市无为县捐赠了50辆公益自行车。20201017日,团队在芜湖市团委的指导下在“国家扶贫日”继续向无为市石涧镇范庄村捐赠了60辆公益自行车。

3、媒体报道及获奖情况

项目事迹被“芜湖文明报”、“芜湖共青团网”、“安徽青年报”、“安青网”、“安徽省教育网”、“安徽日报”、“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网”、中共中央“学习强国”等国内权威媒体转载报道。

项目获批芜湖市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荣获安徽工程大学第七届“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荣获银奖项目、安徽工程大学“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中荣获重点项目、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九届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芜湖市青春扶贫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团队队长周宇航荣获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以及“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四、实践育人反思与启示

高校废旧自行车回收再利用活动是一次志愿公益活动,可依托学校以及学院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以及志愿活动经验,在此项目可借鉴先前志愿活动的解决方法,管理模式,宣传方式等管理模式,包括志愿公益专业人才的建设、公益组织内部治理问题及志愿公益事业发展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等经验,不仅实现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也提高志愿公益资源的使用效率。

本项目同样是一次扶贫救困的活动,可以借鉴政府部门在扶贫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如何将维修好的单车真正意义上实现扶贫救助工作,力图实现精准救助,敢于突破,开拓创新,在帮扶困难群众、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

本项目不同于其他社会服务项目,同样是一次根据如今大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而开展一系列非课程模式化的活动。因此该项目可借鉴目前学校以及学院较为成熟的活动,例如机械学院的自行车拆装大赛、科技知识竞赛等,在对废旧单车的维修过程等同于一次拆装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我们机械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符合了我校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更提高我们的动手创新能力,增加了学校办学特色。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校园废旧单车堆积问题,进行了废物回收利用,极大地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还进行了扶贫济困。

附件:相关获奖证明材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