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案例展示】党建引领办实事——以学生党支部志愿活动为载体的探索与实践 |
发布人:赵静云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2293 |
志愿服务是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载体,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纺织服装学院轻化专业学生党支部引领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从党员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支部志愿者成为飘扬在基层的一面鲜艳的旗帜,逐步形成一种关爱师生,情系家国的志愿服务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支部都能发挥作用,通过“小行动”撑起“大成就”,办看的见摸得着的“实事”工程。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教师护航、朋辈助力、学生乐学的实践育人载体,促进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推动者和自觉实践者。 轻化专业学生党支部通过“三向叠加”工作模式,以志愿服务为起点,围绕主导公益爱心方向,强化社会基层服务方向,突出专业内涵方向构建全方位的志愿服务类型。在方向性的基础上通过五化来确保志愿服务的实效性。一是志愿服务制度化、二是志愿服务大众化、三是志愿服务项目化、四是志愿服务组织化、五是志愿服务一体化。最终打造出有理想信念、有专业素养、有道德品质、有示范引领的学生党员。 “三向叠加、五化并举”育人体系的形成,让支部学生在实践中施展创意、接受教育、锻炼成长,把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服务他人和社会中,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无缝衔接,开拓育人工作“新常态”。
在实践育人背景下,党支部通过强化志愿服务引导更多学生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探索运用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育人作用。“三向叠加、五化并举”育人工作模式就是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中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参与度明显,也受到了支部党员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学生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志愿服务的模式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一)“三向叠加”——奉献校园社会,弘扬党员大爱 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均参与到志愿服务群体中,打破了以前仅仅只有党员参与活动的局面,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在公益爱心方向上,组织关爱老人、义务支教等活动,确保“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取得实效。在强化社会基层服务方向上,发现精准人群的需求,努力协助社区成为问题解决者。在突出专业内涵方向上,寻找和整合专业化资源,要把专业优势孵化成精品项目。实现志愿服务对专业资源的反哺,使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 1.爱心公益方向 轻化学生党支部公益爱心队,他们在校是优秀的青年学生,在外是投身公益的志愿者。日常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做好传统公益,常态化的推进项目,提升支部成员对公益的认知度。每年支部定期组织党员义务献血和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弘扬和践行孝文化。二是党支部利用寒暑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进行爱心募捐支援贫困灾区,去留守儿童学校进行义务支教。三是开展精准服务校园公益活动。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迎新活动等解决当下学生亟需解决的难题,通过深入宿舍,帮扶三困学生、清理实验室、摆放校园共享单车维护校园环境,尽已所能发挥作用,为师生办实事。这些常态化的工作举措,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奉献意识,起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 2.基层服务方向 深入社区,服务基层,支部将志愿服务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将爱心不断延伸,成为服务社会的主力军。同芜湖市残联合作开展“关爱老兵,英雄有您”活动。一方面对这些老兵进行慰问,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老兵来校作报道,弘扬革命精神。和芜湖市中心血站合作,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芜湖市爱心协会合作,开展“来自星星的你”——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同镜湖区海南渡社区合作开展文明养狗宣传系列活动。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去火车站和汽车站维护秩序引导员。疫情期间和芜湖市疫情防控中心联系,争做防疫志愿者等。坚决贯彻青年学子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毕业后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去年,支部有一名党员入选基层公务员(选调生)项目。 3.专业内涵方向 依托志愿服务组织,引领志愿服务和专业能力相结合,让志愿服务更有力量。支部注重将专业知识纳入社会实践模式,积极打造专业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如发挥专业设计优势,开展“记录永恒,情暖夕阳——离退休教师公益摄影”活动,开展衣物回收再改造送温暖,开展传承印染工艺,浸润美好心灵——传统工艺“印染”走进生活系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教职工子女的课外活动。同时,党支部依托专业性赛事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平台项目,如通过参加“互联网+”大赛、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爱心公益方向(图:徐余欢) 基层服务方向(图:金昱丞) 专业内涵方向(图:王玥)
1.制度化 制度化是规范性的前提,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是将支部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志愿服务时数认定、志愿者评优制度的制定,形成志愿服务合作的规范性文件等。轻化专业学生党支部制定服务全年五十小时工作制度。支部成员要主动参加志愿服务,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志愿者服务可接受党组织的安排,也可以自行组织拓展,每月到支部自行打卡和到支部定期进行汇报。同时,支部党员对每一项活动均做到进行策划,撰写策划方案,及时进行总结,撰写心得。年底支部对支部每位成员参与志愿活动情况进行考评,支委会听取支部成员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汇报,并在党内评议时对志愿服务进行评议,着重考察学生的作用发挥情况,将志愿服务作为推选党员的重要依据。 2.大众化 志愿服务大众化,是指形成支部平台+班级志愿服务协同共建的发展思路。推进以班级为基础,支部为指导的志愿服务方式,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新风尚。支部党员按班级分成四小组,负责四个季度的志愿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同时辐射到各个班级的学生,形成以支部带动班级的局面。同时建立以支委为核心的“党员服务工作中心”,党员带头,聚焦支部全员力量,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总结一系列的工作,确保各个环节有专人负责,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氛围。 3.项目化 志愿服务项目化,是指将零星的、碎片化、没有影响力的活动打造成系列性的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持续进行。轻化学生党支部从多元化的视角分析,改变志愿活动临时性、活动性和一次性的问题,积极持续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解决社区和师生在校期间遇到的困难,确保志愿服务效果,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促发展。一是从志愿服务管理上做到有始有终,对每一次活动进行策划和总结,二是对志愿服务进行有效评估,对反应好的项目持续化的探索,三是推动项目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通过在线方式,实现志愿服务的便捷性。 4.组织化 志愿服务项目零散化,势必导致其社会效益零散化。轻化学生党支部注重发挥组织体系作用,一方面鼓励多方面开展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持续稳定进行,另一方面以支委为统筹,积极对项目进行引导,让分散的公益力量找到统一方向。支委会对志愿服务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是宣传委员负责对志愿服务进行规划和安排,从了解需求-策划项目-培训志愿者推行工作,后一阶段是组织兼纪检委员对志愿服务分队进行管理和考察,具体从提供服务-总结服务-服务考察入手,确保志愿服务流程完整化。 5.一体化 志愿服务一体化是希望在服务社会中培养人才,开展研究项目。轻化学生党支部通过和轻化教师支部进行共建,实现了志愿服务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通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支教等公益活动,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比赛以及其他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为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的途径。 三、实践育人措施及效果 实践育人措施:
轻化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阵地,在从事志愿服务工程中要做细实践管理,通过精心策划、严格践行、加强教育等方式,积极推动全员参与,实现志愿服务育人效果最大化。 1.精心策划,满足需求:制定本年度支部志愿服务计划,根据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对方案进行策划,由支委负责提前一个月提出初步策划案,然后支部成员对策划案提出修改意见和进一步完善。支部策划方案要围绕当前所需进行。如2021年党建工作提出开展我为师生办事活动,支部围绕师生切实希望办成的事发挥作用,满足师生刚需,同时为了服务更多群体,积极寻求校外合作,为群众办实事,力求将志愿服务覆盖面更广。 2.严格践行,确保优质:支部建立严格的制度确保志愿活动在内容上丰富,形式上务实。为保证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持续性,重点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开展服务活动,同时结合党日活动主题,发挥作用,围绕当前的热点时事来展开,如水灾期间积极响应防汛倡议,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堤坝巡逻工作。疫情期间充当社区志愿者,帮助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同时,为保证志愿活动的顺利进行,院党委提供专项资金进行支持。 3.加强教育,带动服务:为促进支部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有实效,轻化专业学生党支部注重加强支部党员的理论学习,重点把握先进典范和先进党员模范事迹的学习。同时,注意树立党员骨干的典型模范形象,发挥典型作用引领。此外,在志愿服务能力的提高上邀请专业教师开展讲座,进行志愿服务基本知识的培训,努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促进支部活动品牌化。为做实实践内容,支部学生深入社区、基层开展走访调研。三年来,开展志愿活动20余次,形成专业特色实践活动3项,服务师生群众上千人。
凝练“知行合一、接触社会”的社会实践精神内核,使社会实践形象化,提升亲和力,变“让我去实践”为“我要去实践”。让实践活动成为品牌化持续化的活动,打造接力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学生从入党申请到发展党员全程的实践性培养方案。 1.形成长效,实现品牌功能 轻化学生党支部通过对内协作,对外沟通,形成了4个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对内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党员迎新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每年支部定点项目。对外,和芜湖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一同举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也已形成常态化的项目。从学期到假期,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品牌活动,持续服务,扎实做好活动的推广,实现支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服务体系。 2.落实分工,实现常态引领 轻化学生党支部共有学生党员24名,发展对象11名,入党积极分子11人,申请入党学生17人,支部将学生分工,即一个支部党员负责一个新生班级、打造一个校内活动,对接一个校外社区,创建一个志愿服务队,在一些特殊的时间举办针对性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志愿服务的习惯,进而促进项目常态化的推进。 3.强化内涵,营造良好氛围 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引导学生自发参与社会实践,形成以学生思政教育为基础、志愿服务活动为手段,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志愿工作模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理念和文化的引领,鼓励青年大学生党员毕业后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发挥长效志愿服务精神,为祖国未来建设添砖加瓦。 实践育人效果: (一)培养了一批有理想信念的青年志愿者 三年来,轻化学生党支部利用寒暑假和重大节日节点,先后推出以服务师生,贡献社会、五四运动百年、建党100周年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响应国家政策,自觉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截止当前,轻化专业2个年级学生共计149名学生大多都通过支部的影响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辐射到学院其他支部,形成从以往被动要求参与、参与激情不高转变为积极主动参加、人人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二)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支部构建寝室、班级、支部三级志愿服务网,设置了三个大的方向,在大方向中细分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帮扶师生、服务社会、关爱群众的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在“爱心+技能”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当前,党支部从事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局面,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尽管志愿服务团队是“小”系列的,但已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服务事迹在校、市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树立了一切为学生的工作理念 高校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党支部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核心作用,始终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满足学生的实践期望,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通过活动后复盘,支部学生表示活动不仅提升了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也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学生,支部带班级的良好氛围。 四、实践育人反思与启示 (一)激发内在动机,发挥主观能动 只有让支部学生自发的愿意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也才能促进学生在志愿活动中长才干。内在动机是指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感,通过志愿服务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明确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社会公益价值,同时通过社会志愿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大学生是主导,要注重对志愿服务的策划、反思和总结,突出大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聚焦校园内外,结合专业助力 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对于社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参加实践活动本身,而且在于这些活动起到的辐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聚焦校园内外,不断依靠基层社区支持,协作发力,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社会氛围。不仅有利于增强活动本身的感染力和推广力,扩展活动的品牌效益,同时支部作用发挥也形成了稳定的的态势,党建工作开拓了新方向。此外,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发挥社会效益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志愿活动能够有效创新的根本立足点,能够将志愿服务力量无限放大。 (三)牢记初心使命,反哺社会教育 服务社会是高校育人的根本,党支部开展志愿活动本身就是服务社会的典型路径,党支部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是个人树立大学生形象的表现,也是承担社会责任所在。通过支部规范化的引导,更能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用爱心和责任反向作用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因此,从支部入手,创建志愿活动品牌项目,形成党建办实事,党建促服务的社会教育课程是学生实践教育的创新举措。 轻化学生党支部紧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三向叠加、五化并举”育人工作模式。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党支部学生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培育夯实青年学生党员党性思想,自觉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接下来,支部将继续将品牌活动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的基础上,将青春力量绽放到基层和一线中。 |
安徽工程大学学工部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