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规章  学校
安徽工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人:赵静云  发布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4772

安徽工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优良学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引导、规范管理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发扬“尚德敏学、唯实惟新”的校训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组织领导,完善学校、学院、职能部门、教师、学生多位一体的学风建设联动机制,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二、建设目标

(一)建设契合高水平大学的学风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培育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强化学生笃实力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作为人生使命和价值追求。通过建设,有效提高晚自习教室和图书馆上座率、考研录取率、学科竞赛获奖率、技能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创业率等指标,有效降低不及格率、留降级率、违纪处分率等指标。

(二)建设引领高水平大学的教风

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加大对教学工作重视度、投入度,进一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不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严格课堂管理。通过建设,营造教师甘于教学、勤于教学、乐于教学、善于教学,师生交流通畅、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三)建立支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组织体系与联动机制,将学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统筹规划、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强化二级学院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优良学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举措

(一)以思想教育引领学风

将学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律素养,营造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加强纪律教育与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纪律观念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考试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习诚信度。开展学风建设调研,加强优良学风和现代大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养成惜时勤学习惯。

(二)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对标“六要”“四有”好老师标准,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构建“尊师互助”的教风学风。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强化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完善教育教学奖惩机制,加大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定期举办教师教学竞赛等评选奖励活动,对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示范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以严格管理保障学风

把学风建设摆在班级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入落实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课堂新态建设实施办法、宿舍新态建设方案、辅导员深入课堂实施办法、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实施办法、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施办法等制度。构建“政治合格、协同育人,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态度端正、精神振奋,环境优美、师生和谐,学风优良、教学相长”的课堂新态和“安全卫生、学风优良、和谐文明”的宿舍新态。党政领导、教学督导、学工队伍常态化深入教室、宿舍机制,全面了解学生课堂出勤、晚自习及就寝情况,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作息规定,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完善学业学籍预警制度,全面做好学业督促和学籍管理服务工作,变“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对于退学、休学人数较多的重点学院和补考率高的重点班级和重点课程,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发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主导作用,推行教考分离、月考制度、过程化考试,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

(四)以正向激励引导学风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修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考核评比办法、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等,在评奖评优、推优入党、选拔干部、学生资助工作中,把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作为重要考核条件。构建学风、班风建设大数据系统,定期公布考试成绩、考研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氛围。鼓励“一院一特色”开办特色班级“菁英班”“应用化学拔尖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创新培养模式,打造菁英学子,发挥学风建设引领作用。鼓励学生发奋学习,营造浓郁的考研学习氛围,对考研录取率较高、整体学风状况较好班级的辅导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指导学生科研、发明、竞赛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工作业绩考核和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

(五)以先进典型带动学风

树立学风建设先进典型,定期开展评奖评优和表彰工作,发挥受表彰先进班级和优秀个人的垂范表率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学风。加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平台,对在考研、课程学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宣传。开展星级宿舍评选、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和示范宿舍评比活动,发挥宿舍育人功能。进一步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学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做好学风建设带头人。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头堡垒作用,在思想表率、榜样示范、组织凝聚等方面做好示范,形成带动学习、团结集体的党员引领学风局面,实现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

(六)以完善服务推动学风

完善学生学业辅导服务体系,规范本科生导师制、新生学长导员制等制度的实施,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与帮扶。开展“新生导航计划”,为每名新生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和学业咨询,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困难学生学业帮扶机制,对经济困难、适应困难、就业困难和心理问题等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建立帮扶机制。组织开展师生结对帮扶和朋辈辅导,发挥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学生党员、学长导员的作用,定期与帮扶对象交流沟通,有效解决学生学业问题。扎实做好考研指导与服务,针对考研的不同阶段,形成考研动员、经验交流、合理定位、报名督促、考前助力、复试指导的“考研六部曲”服务体系。重视发挥大学生心理疏导与咨询的作用,加强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进一步做好厌学、心理危机、学业预警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工作。

(七)以浓郁氛围培育学风

充分利用专题研讨会、主题班会、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载体,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学风建设宣传,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扩大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覆盖面,推进“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赛事”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精品社团,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特长,有选择性地参与一个社团,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讲座报告等为载体,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开设讲座,浓郁科研学术氛围,营造学习文化气氛。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深化学生专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回报社会意识。组织开展专业介绍会、新老生交流会、优秀学生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搭建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共同进步。

(八)以机制创新推进学风

探索学风建设各个层级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教师与学工队伍主导、学生骨干示范、学生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层面探索建立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评价和监督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定期沟通、解决学风和教风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学院层面构建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参与的常态化学风建设问题沟通机制。学校、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落实辅导员联系任课教师实施办法,固化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渠道,加强学生学业问题、思想问题的信息交流,做到各尽其责,分工合作。落实辅导员联系家长实施办法,加强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差、沉迷网络等学业方面的不良情况,及时全面向学生家长反映,有效发挥家庭的协同教育功能。

四、组织领导

落实学风建设“党政一把手工程”,完善校院两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学风建设工作。

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部、人事处、学生处、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后勤保障处、工会、校团委、现代技术中心和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解决学风建设方面重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学生处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风建设日常工作和活动安排。

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各系部主任、组织员、团委书记、教学秘书、支部书记、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代表。领导小组负责学风建设的整体设计、活动组织和具体实施。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创建优良学风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保证学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学风建设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单位要广泛动员教学管理队伍、学工队伍、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作为学风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各负其责,切实履行好学风建设相关责任。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部作为学风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做好学风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学院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单位,要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力争形成本院学风建设的品牌和特色。

(三)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各单位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加强学风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使学风建设成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管理者管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要及时总结推广各学院、各班级、各宿舍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人人建学风、处处重学风、时时抓学风”的学风建设良好氛围,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附件: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学风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