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菁英 灼灼其华 我校第一期菁英班学员迈向新征程
发布人:刘畅  发布时间:2018-09-04   浏览次数:961

     2015年,我校整体进入一本招生。为积极应对新形势,聚焦人才培养,推进改革发展,进一步培养和提升我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积极探索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充分发挥学风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开办了首期菁英班。

     建班以来,菁英班以立德立志为先,以创新实践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知识探究为基础,秉持着“担当、主动、坚持”的班训,以担当定存在之根本、以主动立做事之风格、以坚持作行动之力量。第一期菁英班学员经过三年的培养,39名信念坚定、品行过硬、敢于创新、成绩优秀的学子们不负期望,学有所成。菁英班成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高地、样板。

     教育学生立德立志。帮助学生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刚刚走进大学校门时,全体学员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毕业时超过70%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同时,积极践行党的宗旨,从点滴小事做起,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觉悟。菁英班组织学员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和芜湖市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学会担当,胸怀大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部分学员赴芜湖市文化馆做“两学一做”的专题宣讲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用着质朴的语言,向当地社区老党员普及“两学一做”,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学员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并将之应用到学习生活之中。菁英班学员1人获“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获“2017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荣誉称号,2人被评为安徽工程大学“十佳大学生”,5人评为“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63人次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13人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菁英班选拔之时,对于英语和数学的要求并不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菁英班学员《高等数学I》、《高等数学II》、《线性代数》课程平均成绩达92分,CET-4通过率100%CET-6通过率近70%。菁英班开展各类学习活动49次,其中“与院士面对面”活动2次,数学、英语、计算机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45次,综合素质拓展与报告活动15次,读书分享与学习交流活动12次,每位学生配备优秀的导师。丰富的课程满足了学子们求知的欲望,在校期间校奖学金获得率100%。累计27人次获得励志奖学金、8人次获得合力奖学金、4人次获鑫龙奖学金,1人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第一期菁英班学员89.74%的同学参加了2018年考研,达线率为100%65.71%的同学成功被录取,有11名同学放弃调剂,选择二战。我校今年共有69名同学被985院校录取,其中菁英班学员有11名。考取的同学中,48.72%的同学被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985高校录取,其他同学被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211高校或北京服装学院等专业院校录取。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菁英班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菁英班通过理论讲授、讲座报告、竞赛实训、实习实践等方式,以思想素质、人文素质提升和人格养成为引领,以数学、计算机、外语等课程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主导,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打牢基础、积蓄力量、做好服务。晨光熹微,他们早已开始一天的早读学习,灯火通明,晚自习的步伐仍未停止,每天践行“三早一晚”(早起、早锻炼、早自习、晚自习)。41人次在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大奖,1人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2人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批,在专业类竞赛如专利发明创新大赛、化工设计大赛、单片机应用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融衍生品设计大赛、化学实验竞赛、织布大赛、英语竞赛、省高校信息素养信息课题检索大赛等屡屡获奖。在展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竞赛如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省读书分享活动、创业模拟实训比赛、未来律师辩论赛、各类体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表现突出。

    青青菁英,灼灼其华,春的播种,秋的收获。菁英班学子的成果,是我校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是菁英,主动,是我们前进的语言;坚持,是我们奋发的沉默;担当,是我们永恒的使命。菁英班学子有着勇于担当、踊跃争先、无负母校厚望、无憾青春梦想的奋斗决心,第一期菁英班学员虽然顺利结业,但他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努力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文:刘畅,图:菁英班;审核:张开炳,胡家增)